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一政治课文国民收入的分配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3-06 20:38:35


说到政治,这可是我们从小学考试就才接触的学科,而且政治贯穿了学习的整个阶段,一直到大学我们都要不断的学习政治,因此今天学大的老师将来分享有关政治的文章给大家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学习,下面一起来学习这篇高一政治课文国民收入的分配课件。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板书)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票证

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百姓的生活离不开票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产品严重短缺,不用票证就难以保证百姓生活必需品最基本的供应。

80年代是票证经济的时代,百姓的生活离不开票证,但进入90年代,票证逐步退出市场,请问:票证经济成为历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产品的不断增加。

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与社会总产品是什么关系?

1、社会总产品与社会总产值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三页第一自然段,回答上述问题。

出示幻灯片:社会总产品与社会总产值的关系

教师归纳:

⑴社会总产品: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它是指生产成果的物质形态,其实物形式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是三大产业中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

⑵ 社会总产值:是指用货币表示的社会总产品。它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

⑶ 二者的关系:

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总和(即物质资料),从实物形态的角度叫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的角度叫社会总产值。

社会总产品是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但是生产这些产品必须消耗一定的生产资料,比如厂房、机器和设备等。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请阅读第3页第三段:思考:国民收入的意义是什么?增加国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是什么?

2、国民收入 (指导学生划书:)

(1)国民收入的含义

(2)国民收入指标的意义: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标志。所以,努力增加国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想一想: 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有哪些?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3)增加国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

事实上,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很多,如增加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等,但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因为,人类认识是无止境的,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如此。增加的国民收入如何分配?

3、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 (板书)

(1)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国民收入的分配经历了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进行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物质生产部门的职工、企业或集体,以及国家财政成为国民收入的最初占有者。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国民收入按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出示幻灯片:教材P5结构图

(2)积累与消费的内容(板书)

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包括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

建工厂、修铁路、兴修水利等是扩大再生产的具体表现;修建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它虽不直接用于生产,但同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物资储备部分是为了应付战争、灾害等突发事件所需要的,是社会生活延续的保证。

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社会消费)。个人消费是指个人维护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发展和繁衍后代而对生产资料的消耗,它是消费中主要部分。公共消费除了教材中列出的,还有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等方面的物质消耗,在公共消费领域中,非生产性基本建设仍属于积累部分。这些基本建设以外的物质消耗,才属于公共消费。如,建一座学校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是积累的内容,而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物质消耗,属于公共消费。公共消费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广场、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医院等设施,都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是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

出示幻灯片:

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遭遇特大洪灾,沙兰镇中心小学的105名小学生遇难。灾难发生后,国家和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组成专门小组实地察看了学校遭灾情况。8月2日国家对沙兰镇中心小学异地新建项目拨款890万元资金日前已经到位,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拨款500万元,财政部拨款390万元。

判断上述国家拨款属于积累还是消费?具体是积累(消费)的哪项内容。

出示幻灯片:吃蛋原理

一个人家里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为他下一个蛋。对于这只鸡及其下的蛋他有三种选择:第一种坚持每天吃一个蛋;第二种,每天吃一个蛋总感到不过瘾,有一天,把母鸡杀了吃掉;第三种,先不吃鸡蛋,等到第10天有了10个鸡蛋时,把它们孵成小鸡。假设其中死掉20%(2只),成活了4只雄鸡,4只雌鸡;过了一段时间,4只雌鸡再加上原来的老母鸡每天总共能下5个蛋,这时仍然不急于吃蛋,等到第十天时,便有了50个鸡蛋,再把这50个鸡蛋孵成小鸡。如此循环往复数月,当这些母鸡每天产蛋达到1000个,主人每天不论吃多少鸡蛋都没有什么影响了。

如果是你,你将选择哪一种?为什么?(选择第三种,因为必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板书)

(1)积累与消费是对立统一关系(板书)

第一,一致性

积累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积累和生产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落空。同时,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而且可以对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积累的扩大。

第二,不一致性

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消费代表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眼前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总量是既定的,积累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消费部分必然相应减少,这样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发展速度,增加积累也会落空。同时,消费萎缩,或者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当然,消费部分过大,对生产成果搞“分光吃尽”,生产发展没有后劲,最终也会对消费水平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出示幻灯片: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相关图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板书)

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有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讨论:为什么要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怎样做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积累和消费各增长到什么程度是最合理的?

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总量是既定的,积累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只有积累和消费都增加,才能使积累与消费都提高。

怎样做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呢?这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只有生产发展了,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积累的多少是有界限的。最高界限: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保证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当前消费水平不能降低)最低界限:保证国家的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保证原有的和新加的劳动者就业所需的平均技术装备程度不能降低)

可见,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不能凭人们的主观愿望而任意确定,它是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制约的。

其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具体地说,就是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的数量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社会的消费资料的总量相一致。实物形式的国民收入表现为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和全部消费资料两部分,前者用于积累,后者用于消费。所以,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这两部分实物相一致。

出示幻灯片:

讨论:如果消费资料的数量不增加,而货币工资水平不断升高,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如果消费资料的数量不增加,而货币工资的水平不断提高,这实际上就是说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消费资料总量的增长。其后果至少有两个:一是消费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使经济秩序混乱,二是由于社会成员之间货币工资增长的幅度不同,导致一部分人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

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展经济,国家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企业也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有力量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增加发展的后劲。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也必须充分考虑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能从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惠。

总之:国民收入的分配,从根本上说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要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因此,在考虑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时必须遵循这三条原则。

高一政治课文国民收入的分配课件这篇文章大家已经学习过了,对于政治的学习哦我们不能够松懈,加油吧,大家一定要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就会取得好的成绩的!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